查看原文
其他

葡萄牙,把摩洛哥踢回老家?

橘子亲王 地球知识局 2022-12-11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361-葡萄牙VS摩洛哥


作者:橘子亲王

 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23点,世界杯1/4决赛将展开一场焦点战。一方是拥有巨星C罗,风头正盛的葡萄牙队,另一方则是频频爆冷的北非劲旅摩洛哥队。这场比赛过后,只能有一队晋级四强,另一队被淘汰回家。


还有机会再庆祝一次嘛?

(图:壹图网)▼


这两个国家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以西窄窄的一片大西洋,历史上曾经有过诸多互动,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处得不是很好,战争在两国早期的关系史上是家常便饭。


葡萄牙虽然暂时成为战争赢家,但由于立足不稳,最终还是翻了车。


葡萄牙,摩洛哥所在

 



葡萄牙战争史的第一页


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凭借着伊斯兰教的精神凝聚力和先进的军事技术快速扩张,将势力范围向西扩张到了北非,也就是今天的摩洛哥等地。当地的居民在接受伊斯兰教之后,也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份子,加入到这一长期扩张之中。


吞食天地,差点把伊比利亚半岛吃光▼


由于摩洛哥南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可怕沙漠,他们能够想象的、值得征服的方向,也只有北攻伐伊比利亚半岛了。


裹挟着帝国的余勇,摩洛哥人的军队渡海开始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并且一路向北扩张,将今天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基本收入囊中,几乎要越过比利牛斯山威胁法国南部了。


一路向北,威胁欧洲腹心地带▼


感受到威胁的基督教贵族们纵横捭阖,才终于挡住了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脚步,并且逐渐向南收复失地。这其中崛起了一位地方贵族,名为阿方索一世他率领一支军队离开大部队行动,沿着伊比利亚半岛的西侧挺进,独力打败了当地并不强大的守军。


人称“征服者”,正是在下(图:wiki)▼


趁着志在光复半岛的东路、中路基督教大军和阿拉伯人苦战之时,阿方索一世快速宣布建国以避免半岛完全光复之后受到东侧西班牙人的政治干预。


乱局之中,中路和东路两路基督徒也只能先承认这个新国家的存在,葡萄牙的历史正式开始。


当队友正在跟对手疯狂缠斗的时候

葡萄牙宣布建国了▼


独立建国之后,葡萄牙人要面临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光复首都里斯本。这个国家战争历史的第一页,就是和摩洛哥人一起翻开的。


里斯本作为一个港口,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成型了,是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千百年来,里斯本既是战略要地

也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颗明珠

(图:shutterstock)▼


拿下里斯本,就能把现代葡萄牙的两个最重要的经济城市(里斯本和波尔图)都握在手中,从而巩固立国根基。在一群由法国人、英国人、日耳曼人和弗拉芒人组成的联军帮助下,葡萄牙人用了数年时间打下了里斯本


里斯本,波尔图,一南一北

掐住这两大入海口,大事可成


而城中穆斯林守军之所以投降,是因为实在太饿了。阿方索一世的野心并不大,只想要伊比利亚半岛的西侧,因此在将摩洛哥人赶走之后,两者的第一段接触也就暂时结束了。


摩洛哥人在里斯本近郊修建的军事哨所,至今犹存

(图:shutterstock)▼




收不抵支的新边疆


葡萄牙虽然在光复伊比利亚半岛的过程中成功立了国,但毕竟是捡漏建立的国家,国土面积和经济潜力都很不足。


经过两百年的休养生息,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弱势。而西班牙的野心显然是统一伊比利亚半岛。


在14世纪末,两国曾经大打出手

结果是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亚输了(图:wiki)▼


对葡萄牙人来说,向外扩张是求生的必需。葡萄牙人在大洋上的突破,这里暂且不提,只说他们沿着摩洛哥人来时的路向南扩张的故事。


右边邻居块头太大,地势太高,不能招惹

那就只能南下拿捏另一个邻居了▼


1415年8月底,北非重要的港口城市仍然处于摩洛哥人和西班牙人的争夺当中。葡萄牙国王约翰一世和他的儿子们带领着军队悄悄登陆了休达港将摩洛哥守卫一网打尽。


约翰一世的四子恩里克也参与了这次战斗

后来,他成为葡萄牙航海事业的主要赞助者

(图:wikimedia)▼


战斗只持续了半天就结束了,葡萄牙王国的徽章被加在休达的城市旗帜上,升上了市中心广场。这是葡萄牙在向南扩张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在打下休达这个桥头堡以后,葡萄牙王国向北非投射影响力就变得很容易了。


先找到一个落脚点,然后再往前推进

(底图:NASA & CNES)▼


随之,葡萄牙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打下了摩洛哥最重要的一系列港口城市,包括阿尔卡塞塞格尔(1458年)丹吉尔(1460年至1464年)阿齐兹拉(1471年)国王阿方索五世还给自己冠上了“非洲之王”的称号,看来是很喜欢自己的新土地。


此君与摩洛哥人打了不少仗(图:wiki)▼


土地虽好,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从本土向新的殖民地还需要运输资源,那这样的新国土就会让国家收不抵支得不偿失。摩洛哥的这些土地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似乎就是这样的。


花了大功夫,收益却不如设想的那般高▼


摩洛哥土地虽好,却因为宗教和民族矛盾迟迟无法转换为葡萄牙想要的生产力。而葡萄牙自己人口有限,无法控制和本土面积相当的摩洛哥。为了维持殖民统治,葡萄牙只能不停地向摩洛哥的新领土投放资源。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必须用从新大陆掠夺来的财富来供养这片名为马格里布的“日落之地”,从而引发了巨大的消耗。矛盾也在这种消耗中慢慢积聚。


在北非,摩洛哥已经算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了

而在山的那一边,是极度干旱的撒哈拉▼

 


 

一战死三王


1578年,葡萄牙爆发了和摩洛哥最后一次的大型冲突。事情的起因很复杂,主要由两大原因:


首先,由于葡萄牙本土维持在摩洛哥驻扎的几个要塞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国库已经相当空虚。当地守军一式微,潜伏着的摩洛哥当地贵族就会崛起,试图拔掉葡萄牙人的据点。曾经拥有6座主要要塞的葡萄牙人,在100年之后只能维持3座的存在,并还在不断受到骚扰。


抢占了那么多,最后也不一定守得住▼


当时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一世已经有了相当的危机感,想通过某种强力手段将情况扭转,至少也要暂时压制当地贵族的反抗。


第二,葡萄牙国王的需求正好找到了一个借口当时的摩洛哥苏丹是在奥斯曼帝国的扶持下,叔叔抢了大侄子的位子而来的,得位不正这个大侄子宣称自己才有正当的继承权,向葡萄牙王室寻求帮助。


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这种想法

将会使自己面对怎样的命运(图:wiki)▼


两个条件一结合,让葡萄牙国王觉得机会来了。血气方刚的塞巴斯蒂安不顾他母亲和舅舅(西班牙国王)的劝阻,御驾亲征,要给摩洛哥前太子讨回公道(实际是想挽回自己在摩洛哥的最后影响力)。


葡萄牙军队和摩洛哥太子旧部组成联军在凯比尔堡对阵前来堵截的摩洛哥苏丹军双方最后的大决战打响了。


当下研究者根据记载推测的战场态势▼


葡萄牙联军这边,本来人数就比较少,又是各怀鬼胎的联军,战斗意志并不高昂。但因为有更高的军事科技,联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唯一的问题,是因为骑兵无法渡海作战,联军侧翼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后世火枪步兵用于对抗骑兵使用的方阵战术在这个年代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而摩洛哥所在的马格里布地区,本就盛产沙漠骑兵,所以苏丹这边占据了机动性上的优势。


从现存的一些书籍资料上的示意插图来看

摩洛哥人在战斗中可能投入了大量骑兵

(图:Central Library of Zurich)▼


其实,当时摩洛哥苏丹已经重病在身,但为了鼓舞自己的军队,他还是勉强骑在马上指挥着战斗。战役还没有打完,这位新上任的苏丹就已经因为劳累过度病死了。他的亲随秘不发丧,继续假借苏丹的名义指挥军队。


战斗中幸存的艾哈迈德·马苏尔

接替他的兄弟,成为摩洛哥的新苏丹

(图:wikimedia)▼


最终,两军在兵力结构和士气军心上的差别还是被体现了出来。葡萄牙联军的侧翼被摩洛哥骑兵突破,中央被包围,大势已去。国王塞巴斯蒂安也死在军中


后世的画家用画笔描绘了极具张力的场景

展现出塞巴斯蒂安在这场战役中的陨落

(图:壹图网)▼


而那位怂恿葡萄牙人帮自己夺回王位的摩洛哥太子,也在逃离战场的途中淹死在了河里一场战役三位国王驾崩,因此这场凯比尔堡之战在摩洛哥又被称为“三王之战”。而这场战争的失利,也宣告着葡萄牙对摩洛哥的控制就此落幕。


塞巴斯蒂安身后无子嗣,引发王位继承危机

为后来的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埋下伏笔

(图:wikimedia)▼





1774年,葡萄牙和摩洛哥政府以平等的身份缔结了和平友好协定,殖民的时代过去了。今天的葡萄牙人和摩洛哥人,也只能在足球场上一决高下了。


最后: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扩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